那些去房企的媒体人,后来怎么样了?

这几年,形形色色的媒体人转型到企业,期望有更高的职业空间,这本无可厚非,本质也是媒体人转型的一条放眼可见优势的路子。

又是一年春回大地之时,乍暖还寒之际。

今年因为闰月,夏天来得比往年晚了一些;因为疫情,社会的正常运转也延迟了许久,地产圈的人事变动潮也出现得晚了些。

小编关注到近几年媒体人到企业任职,成为媒体人转型的一个趋势,圈内戏称为:乙而优则甲。

因为常年关注行业新闻,对行业熟悉,又懂得媒体属性和传播技能,转型到企业负责策划、公关、品牌等工种,顺理成章。这一现象不仅仅发生在地产媒体圈,金融、快消、互联网,甚至教育行业都比比皆是。

有意思的是,那些去企业的媒体人,因大多从事策划、公关或品牌营销等工种,对接媒体是他们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乙而优则甲”的他们,反过来会怎么对待自己昔日的同类呢?这与他们能否在企业很好的立足和升迁会有什么关系呢?

房嫂这有三个案例,可一窥全豹,开唠!

1

在成都电视台一房产栏目任职多年的W先生去年加盟到四川本土一中小房企SH,任职CRM中心副总经理。不久之后,总经理调任外地,他顺利接替其位,成为CRM中心总经理。

W先生外形不错,皮肤白皙,文质彬彬,说得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有着典型的电视台主持人气质。

但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W先生被媒体所知晓的工作只有一件。今年1月,W先生组织了20家左右媒体参观SH在武侯区的一个养老项目,W先生对这次活动期待值很高,在参观之前,分别告知几家主流媒体、机构,还找了外围专业的写手:想要通过这次活动,把SH的康养产业说深说透。

整个活动流程常规:流程简洁的活动仪式,然后参观养老项目。客观来讲,项目确有可圈可点之处,特别是一些细节,做得比同类项目更好一些。

之后几家媒体开始着手写稿,各家经过几番修改,但却没有一家让W先生满意。

媒体问:“为什么没有达到你的要求呢?你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W先生说:“就是写得很浮于表面,没有写深写透,最多就是一篇更好的通稿。”

后来媒体都知道了,SH来了一个要求很高的CRM中心总,没有媒体的稿件能让他满意。“明明是一根略有风姿的青草,偏要我们写出花来,最后勉强给它扶起来。”

据上述媒体称,这次事先谈好的发稿,也就因为“没能让W总满意”,最后所有媒体都被放了鸽子。

圈子里还流传着关于W先生的很多趣事:

他有一个工作信条:做出来的东西如果被领导转发,那才是成功。一旦没有受到领导的关注,皆是失败,皆不可为。

他很“害怕”被媒体关注,媒体在房企抗疫主题的稿件里提及了SH,他赶紧要求删稿,原因是害怕其他媒体以为是投放,会去找他。

他格局和眼界都很高,各种时下最新的概念词汇信手拈来,很爱讲策略,对前去拜访他的媒体的统一要求是:资源要为我所用。“我要的不仅仅是媒体作为内容和传播的职能,更希望能为我的投拓、招商、扩张所用”。媒体都有错觉了,好像面对的不是一个品牌总,而是公司总裁。

W先生志向很远大,特别喜欢混圈子,在成都地产圈内广泛交友,还经常让媒体帮其打听长三角地产人脉,他曾说:中国房产最具话语权的城市是上海。

2

在红星路一条街做了近十年行业记者的S小姐,在休整了一段时间后,前两年加盟优等生WK某业务板块,担任品牌负责人。

媒体圈里提到S小姐时,都有同一个印象——高冷。

S小姐到企业后,对昔日媒体同行的要求很高,曾对媒体说:“现在你们写的稿子还不如我们自己策划写的,而且是在你们媒体平台发了,阅读量还不如在我自己的自媒体上发”。言下之意:姐出身媒体,太懂媒体,休想忽悠姐。

S小姐对媒体的态度也是一直冷冰,活动上对媒体很难有个笑脸,更别说平时想要约到S小姐,开展日常对接工作。

S小姐建了一个媒体群,但群里几乎没有互动。S小姐偶尔会发一下项目自媒体的稿件到群里,但也就是完成发这个动作。发完之后,也不会交代两句,更不会走大众寻常路让媒体帮着转发。

媒体笑称:这是地产圈王菲,话从不多说一句,你爱看便看,要转便转,与我无关。

2020年,WK小河小溪计划实施,S小姐所在的区域和公司面临组织架构调整,她负责的岗位名称听起来非常高大上,已不再与媒体具体对接。

3

同样也是在红星路一条街做了近十年行业记者的S女士,前两年因部门改朝换代被新主任排挤,一横心转型到宇宙房企某区域公司,开始入职时仅为品牌经理。

刚到宇宙房企时,因其风格迥异,与媒体交往并不活跃,但她却对所有媒体尊重有加,有信必回,有约必赴,主动与主流媒体对接人及其领导沟通密切,友好相处。

三个月不到,时来运转升为区域办公室副主任,2019年升至综合部副总经理,成为办公室和人力两大部门的负责人。

圈内每每说到媒体人转型到企业的成功案例,S女士必然是被提及的,尽管她现在已不直接对接媒体,但大多媒体都对其尊重有加,其属下搞不定的媒体关系和公关事件,只要她出面,媒体多少都要给些面子。

S女士在媒体时,江湖口碑就不错,为人靠谱、直爽且大方,广交媒体圈、地产圈人士。乐于和媒体朋友分享企业信息,长于和企业朋友分享市场红利。当初在红星路遭遇刁难时,就是房企一朋友施以援手,将其引荐到宇宙房企入职。

S女士分享自己在企业的生存之道时说,在企业工作一定要“圆润”,不可事事针锋相对。针对领导的个人style以及责难,要把心放宽,不可太在意,要想:你拿了这份工资,就该受这些。

S女士说:在企业工作就像和稀泥,把各种硬的小泥巴揉一揉、捏一捏,让其软化,让其各方都满意、舒服、高兴。

2019年,S女士所在的区域公司成为集团最佳区域公司,并在结构优化时开疆辟土,成为更被寄予厚望的区域公司。

小编私话

这几年,形形色色的媒体人转型到企业,期望有更高的职业空间,这本无可厚非,本质也是媒体人转型的一条放眼可见优势的路子。

但也有一些媒体人到了企业遭遇“土水不服”,无法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生态,无法融入企业文化。

其中,他们对媒体的态度、与媒体的相处,在一定程度上与其在企业生存状态存在正相关关系。

一些媒体人到了企业,抱着“终于成为甲方”的姿态,在媒体人面前摆尽甲方的款儿,于人于己都不利,只是满足一时虚荣心,小编认为这是最不可取的。

有些呢,又因媒体从业多年,对内容有很高要求,如果能用好的方式与媒体沟通,达到其要求,本也无可厚非。但他们往往忘记了自己身处企业的身份,忘记了媒体关系处理关乎公司品牌以及声誉。完全以俯视的身份去与媒体相处,这也是不明智的。

事实上,企业在招聘媒体人入职时,或多或少都考虑了其拥有的媒体资源,如果连这最基础的优势都处理不好得不到发挥,这无疑给他们在企业的生存增加了难度。

愿所有到企业的媒体人,能发挥媒体人的优势,让“媒体生涯”的职业技能充分运用在企业的工作上,从而助益企业的品牌传播。

当然,也有媒体人并不care企业文化与周边看法,就愿意活出自己的风格,房嫂也认为无可厚非,世界本是千姿百态,没有必然成功的定律,找到属于自己的世界,也是极好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