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唐朝的“歌舞”,凭什么上热搜?

有人评价这一节目是 将“虚拟和现实、传统与现代、国粹与科技”结合在了一起。

近日,一档来自河南卫视春晚的歌舞节目《唐宫夜宴》成功出圈,登上网络热搜。“美,是真的美!“人们在看过视频后禁不住这样赞叹: “鬓云欲度香腮雪,衣香袂影是盛唐”。

这场5分多钟的舞蹈讲述了夜宴的乐师们从准备、整理妆容到夜宴演奏的过程。

14位“丰腴”的 唐朝少女仿佛从画中走来,她们穿着塞海绵的连体衣,嘴里含着棉花,眼角两道月牙形的妆容,也完全再现了风靡于唐代女性面部的潮流妆容“斜红”, 服化道的考究让博物馆中的唐俑形象“活”了起来。

不仅是人物,导演通过5G+AR技术在舞台上营造出了一种“人在画中游,前阻青山,后倚廊桥”的幻镜。

当这些舞者越过山岭来到大气磅礴的宫廷,只见空中飞鱼,乐师飞舞……一个俯瞰的运镜将节目推向高潮,真不愧是盛唐 洛阳,大气恢弘!

有人评价这一节目是 将“虚拟和现实、传统与现代、国粹与科技”结合在了一起。评价中肯,但节目能够实现排名微博综艺榜晚会栏目类第一、单个视频累计1000万次观看、让人们发自真心地喜爱,也不单单是这一句话概括的原因。

在评论中,网友提到最多的一个词还是“灵动”。有网友截图表达自己最喜爱的一幕,是一个唐俑少女撅着嘴,把另一个少女顶开,原来是在责怪她掉队。

这样幽默诙谐的笔调贯穿了整个舞剧,没有刻意追求演员整齐划一、笑容饱满,每一个“唐俑”少女都有自己的个性和性情。嬉笑嗔怪,全凭心情,还给观众贡献了不少表情包,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有灵魂”。人们通过每个舞蹈演员的眼神和动作,就读懂了她们的心思,产生了共情。

演员们扮演的乐师,在历史中都是些平凡的小人物,或许没有几个乐师在历史中留下姓名, 但正因为她们展现的是古代平凡个体的状态,也格外让观众产生一种贴切真实的感受。

艺术源于生活,也需将视角放在普通人身上。在知名舞剧中,不乏类似《长恨歌》《孔子》这样讲述大人物的,它们在挖掘传统文化精粹方面高度浓缩、让人震撼,但类似《唐宫夜宴》这类关照普通人的舞剧则显得轻松欢乐、却也同样打动人心。

这些舞剧看似普通,但背后作为支撑的中华传统文化却足够深厚、广阔,让人们能够有持续的动力去发掘和探寻。比如,有观众说《唐宫夜宴》看了不下十遍,这不仅仅因为舞蹈之美让人共情,也因为节目承载的文化信息量实在是太大了,成功吸引了不少人对其背后的文化渊源进行考古。

舞台上玻璃笼罩的文物,件件皆为珍宝,背景图《簪花仕女图》和《千里江山图》,皆为传世名画,不仅让舞台一下子厚重起来,也让人们对节目的回味无限延长。

讲好传统文化的故事,不仅仅是邀请人们走进博物馆观摩文物,它也正在以更加鲜活、丰富的形式走进人们的文化生活。 《唐宫夜宴》的出圈是一个信号,而在互联网上早有“国风舞蹈”的热潮。

b站up主 唐诗逸,作为一名90后国家一级演员,就凭借柔美不失力量的 中国古典舞,圈粉无数,她主演的《昭君出塞》《水月洛神》等舞台剧,让“仙女”“美哭了”的弹幕打满了屏幕。

文化是抽象的,却也是无数彼时彼刻曾经真实生活过的人所编就的一张意义之网。舞台艺术通过选取其中的几个节点,进行演绎和放大,让人们在获得感官的愉悦与共情的同时,也更能够追根溯源,产生心灵的呼应。

真实性和艺术性,让传统文化在流量时代,也能够获得人们的青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