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出道”以来,“顶流女明星”玲娜贝儿便频繁掀起各式风云,也让上海迪士尼一次又一次登上热搜。即便年关将至,“女明星”和她的“东家”上海迪士尼也没空休息,这不,12月29日,上海迪士尼又一次因玩偶登上了热搜。
12月29日,有关上海迪士尼的相关话题再度被热议。截至燃财经发稿,微博#上海迪士尼#的话题阅读量达19.9亿,讨论超1564万。
“天价玩偶”不仅令对玲娜贝儿无感的网友费解,也让部分粉丝产生了逆反心理,许多粉丝都表示参与了预约,但没有成功。“如果是原价的话,我愿意出钱购买,但是被炒到天价后,我绝对不会让黄牛赚这个钱的。说实话,这次上海迪士尼的‘饥饿营销’让我觉得非常反感,直接打消了我买迪士尼年卡的念头。”粉丝小W告诉燃财经。
12月17日是玲娜贝儿线下发售日,周边依旧迅速售罄。虽然上海迪士尼表示呼吁游客理性消费,未来几个月会不断补货,但高价玲娜贝儿周边依然在网上炒得火热。有网友表示:
“同事请假去买了2套,1100元买进转手便7000元卖出了。”
在玲娜贝儿“出道”前,上海迪士尼上热搜的频率并不高,游客对于上海迪士尼的消极印象,也多是因为游乐项目排队、入园“翻包”等管理制度不善引起的。如今,玲娜贝儿的走红虽然增加了上海迪士尼的曝光率,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打卡”,为周边售卖贡献了许多销量,但也为其带来了众多一时难以消弭的消极影响。
迪士尼作为一家“造梦工厂”,其对游客的吸引力,是靠多年正面口碑和创作所积攒下来的“人缘”,如今虽然有了更多流量,但似乎口碑也开始松动。捧出“顶流女明星”玲娜贝儿对迪士尼来说,到底是福还是祸?
01
迪士尼的新“流量密码”
毋庸置疑,玲娜贝儿为上海迪士尼带来了极大的曝光度和流量,这是任何一家乐园、一家以IP为主要营生的公司都梦寐以求的事情。
“女明星”出道时间很短,至今不过才三个月。9月29日,玲娜贝儿作为达菲家族的第七个小伙伴在上海迪士尼第一次正式亮相后,就荣升新一任热搜“包年用户”。
不仅如此,作为新一任“顶流女明星”,玲娜贝儿还拥有自己的微博粉丝超话,其中13.1万的“贝儿麻麻”每天都勤勤恳恳地打卡。
专属跟拍站姐、专属微博bot、时尚杂志封面、“花车首秀”站C位……在粉丝看来,玲娜贝儿拥有了一切“顶流女明星”应有的“排面”。
而且,追真人明星很难见到面,但玲娜贝儿的粉丝却时常有机会能跟玲娜贝儿面对面互动。原本对迪士尼无感的瑶瑶,刷到玲娜贝儿视频后对迪士尼“真香”了,甚至跑去迪士尼住了3天,就为了每天都去玲娜贝儿的小屋前跟她见面、拍照。
跟瑶瑶一样,被玲娜贝儿视频吸引去迪士尼跟“儿儿本尊”互动的大有人在,还有不少粉丝为此购买了迪士尼年卡,甚至只要天气允许,有人表示自己每周都有两三天会去迪士尼见“儿儿”。有网友表示,现在想去迪士尼见玲娜贝儿,得从早上7点开始排队,至少要等两三个小时才能轮到跟“儿儿”互动。
什么值得买商业运营部负责人张宇昂表示,区别于传统毛绒玩具,通过饭圈文化式运营,IP衍生品毛绒玩具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周边衍生潮品的销售,甚至是旅游业的发展。自今年9月玲娜贝儿上线以来,迪士尼品牌及相关产品热度在什么值得买站内居高不下,11月,含“迪士尼、玲娜贝儿“关键词相关产品销售量环比提升41.59%、1303.97%。
在张宇昂看来,玲娜贝儿不仅仅作为一个商品出现,它还具有很强的社交货币属性,这也是它在短期内能成为“顶流”的原因。由于供不应求,玲娜贝儿作为社交货币的稀缺性突显,会让人们迫不及待在社交平台晒图、晒视频与他人分享,产生互动交流,彼此拉近距离。因此相关商品也会出现品牌溢价,消费者在高溢价商品中购买的不仅仅是产品本身的功能体验,更是一种社交价值。
02
“顶流”埋下了隐患
迪士尼最知名的形象就是米老鼠和唐老鸭,这两个形象出自于迪士尼在上个世纪推出的动画片《米老鼠和唐老鸭》,该部动画在全球拥有大量粉丝,收视率多年居全球动画片之首。因此,迪士尼乐园里米老鼠系列的人偶,都是有固定“人设”的,也有自己固定的的粉丝。
玲娜贝儿则不同,她没有作品,其所在的“达菲家族”,更像是迪士尼凭空打造的一个“偶像团体”,没有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支撑,只是纯卡通形象。
玲娜贝儿的火爆,主要得益于乐园里人偶扮演者的精心设计。
虽然不能说话,玩偶服也不会有表情变化,但是扮演者凭借生动的肢体动作表演,让粉丝都能解读出她的意图。比如玲娜贝儿会在游客说买不到周边时,做出踩缝纫机的动作或者“打电话”催加紧制作;当有游客称要送给她鸡腿时,她会假装擦擦嘴边的口水;在路过迪士尼贩卖周边的商店时,也会竖起一根手指表示自己是“销售冠军”。
粉丝大量增加后,“饭圈”文化也开始在玲娜贝儿的粉丝圈里大行其道。
很难想象这类饭圈“撕逼”的言辞会用在两个玩偶身上,但现实就是如此魔幻。粉丝之间的交战,也让路人对玲娜贝儿乃至迪士尼的印象大幅降低。
随着与玲娜贝儿的互动视频增多,粉丝发现了玩偶服“皮下”演员性格和表演方式的不同,因为演员的身高不同,导致同一款玩偶服裤子穿在身上的长短也不一,于是就有了七七(七分裤)、九九(九分裤)和堆堆(堆堆裤)三位工作人员的区分。
粉丝总结三人性格,“七七威武霸气,九九温柔甜美,堆堆激情活泼。”不少粉丝开始专门粉某一个工作人员扮演的玲娜贝儿,其中“堆堆”的粉丝最多。也有不少粉丝一直呼吁。“不要区分皮下,每一个玲娜贝儿我们都喜欢。”
虽然不同的扮演者赋予了玲娜贝儿更多性格和表现,但是没有培训统一的表演标准,在其粉丝“饭圈化”愈来愈严重的情况下,也为后来的“翻车”埋下了“隐患”。
前段时间,#玲娜贝儿下头#冲上了热搜,引起极大争议。起因是一位粉丝在生日当天去迪士尼,排了两个小时的队后想要跟“儿儿”互动,但是当时的扮演者的态度并不是很好,而且将粉丝想要的“飞吻”摔在地上,被人指出这是玲娜贝儿不尊重游客。
负面一出,网友迅速翻出不久前的一条视频,指出玲娜贝儿的新扮演者“呆呆”不仅态度敷衍,还区别对待男女游客,玲娜贝儿甚至因此被扣上了“媚男”的帽子。
许多粉丝都要求迪士尼为此道歉,要求“呆呆”退出玲娜贝儿扮演者行列,不要毁了其他扮演者的心血;也有粉丝表示不要区分“内胆”,但“内胆”这个词又引起了新一轮的争吵,认为这个词是对工作人员的不尊重。
此外,上海迪士尼在近两年的运营过程中,对“达菲和他的朋友们”这些纯卡通形象IP非常重视,忽略且淡化了迪士尼公主等其他有故事、有作品的IP的存在,让喜爱迪士尼影视文化的网友十分不满,甚至被一些网友吐槽为“七宝乐园”,这或许也是上海迪士尼面临“翻车”的重要原因之一。
03
是福还是祸?
玲娜贝儿“出道”三个月以来上演的各种疯狂,看着十分眼熟,探其根本,是饭圈那一套已经“入侵”了玩偶的粉丝群体中。
在饭圈清朗行动之前,“撕番位”是明星粉丝之间惯有的操作,甚至发展到一部电视剧的男女主角也要按番位来排顺序。而饥饿营销更是饭圈一贯的“圈钱手段”,一个顶流明星的演唱会门票、见面会门票、话剧门票,常常会被黄牛转手卖出溢价高达十倍甚至二十倍的“天价”。
可以说,上海迪士尼已经“玩转”了饭圈这套操作。玲娜贝儿推出的时间节点也很微妙,刚好在饭圈清朗行动之后。IP行业从业者王冠曾告诉燃财经,“玲娜贝儿的走红,有一部分原因,就是那些追星的粉丝将对真人明星的追捧心理投射到了玲娜贝儿身上,不仅能够满足自己追星的爱好,而且这个‘墙头’还不会有翻车的危险。”
或许可以推论,任何领域,只要掺杂进了饭圈文化,就势必不会太“安静”。粉丝经济能够载舟,亦能覆舟。
祸福相倚,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固然,玲娜贝儿的爆红短期内为迪士尼带来了大量流量和收入,但如果上海迪士尼一直为了保持热度而不断制造出各种“话题”,对负面行为放任之,最终,迪士尼IP的粉丝圈难保不会变得像整治前的饭圈一样“一地鸡毛”。
长此以往,带来的负面影响将远大于短期流量带来的红利。迪士尼百年来的口碑,如果因为“饭圈文化”而遭到非议,那是得不偿失的。
或许,上海迪士尼应该沉下心好好思考玲娜贝儿的未来,也该思考自己的未来了。